1.我国古代针织技术的发展(公元前300年~公元1840年)
早在2200多年以前,我们的祖先就能以蚕丝为原料手工编结服装装饰用的窄带,至公元4—5世纪,编织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地,从棉制的手套到真丝的袜子,直至现在的毛衫、外套等。
1982年在我国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砖瓦厂出土的真丝针织绦.经我国考古学家确认,为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8年战因中晚期的手工编织针织物.属单面双色提花丝针织物。该织物结构显示出了线圈结构的组织元家,由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针织物以及花色针织物的组织概念等,与现在所确立的针织原理是一致的。
我国针织物的最早记载是在3世纪初,曹魏时期文帝曹丕之妃织的成形袜子,比埃及出土的粗毛针织袜早200年左右。我国手编技术历史悠久,技艺高超,可编织出现代针织机器上仍无法织出的极为复杂精致的针织品。日本元禄时代(1688—1704年)的《猿又集》诗集中有“唐人故里天气冷,人们穿着针织袜”的记载,说明在我国明代,人们喜穿针织袜已很普遍,但当时的生产技术仍处于手工编织的水平。 我同古代长期的封建统治,重科举、轻科技,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,工业发展缓
慢,以致手工编织的生产方式与技术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。1896年,我国第一家针织厂在上海成立,标志着我国针织工业的开始。
新中国成立前.我国仅在上海等少数沿海地区有一些小型的编织计。生产技术落后,原料主要依靠进口,设备也只是——些简陋的手摇机。针织毛衫的生产发展十分缓慢,没有形成什么大规模的生产格局,主要靠妇女在家庭中手工编织。由于当时物资困乏,所以针织毛衫多为纯色编织,利用组织结构的变化做一些简单的装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