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毛衫暖体假人评价系统介绍 |
2013-08-17 来源:淘羊网 |
羊毛衫暖体假人评价系统介绍
暖体假人概述由于羊毛衫是人穿的,所以用真人穿着羊毛衫来研究羊毛衫热阻从理论上讲是最合理的,但进行这样的生理性试验在实践中有许多不便之处。首先需要很好地测定人的真实散热量,这比测定电加热能耗困难得多。其次是要测定真人的皮肤表面温度,这也给测试工作带来很多麻烦。更重要的是真人的重复性差,受个人生理、心理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,试验结果误差较大,所需人力、物力也较大。此外,人体试验在某些极端环境试验中(如高、低温等)还有一定的危险性。为了取得一个比较可靠的数据,需要对同一个人重复试验并对不同人进行对照试验。对于形式千变万化的羊毛衫,为测定其中一件就要做大量试验是不可取的,除了对某些特殊羊毛衫采用真人试验外,一般羊毛衫的热阻测定均不用真人,而是使用暖体假人来科学地、定量地测定和评价羊毛衫的隔热性能。暖体假人是模拟人体与环境之问热湿交换的仪器设备,是从20世纪4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物理试验方法,它的身材大小和普通成年人相似,由头、胸部、背部、腹部、臀部、上肢、下肢、手和脚等解剖段组成,使羊毛衫穿上后能保持与真人一样的穿着情况。暖体假人本体由铜、铝或玻璃钢制作而成,可采用内部加热、内表面加热和外表面加热,当采用内部或内表面加热方式时,为了保持外表温度均匀,必须用高热导率的材料,如铜或铝等。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将此项先进技术应用到羊毛衫、建筑、环境、航空航天、消防、交通安全等领域,特别是在羊毛衫的热舒适性评价和职业防护羊毛衫开发中,暖体假人能在设定的环境下模拟人体、羊毛衫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过程,科学地评价羊毛衫整体的热学性能,从而避免了人体试验中个体差异的影响,试验精度高,可重复性好,被公认为是羊毛衫工效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。暖体假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,1941年,美国耶鲁大学约翰皮尔斯实验室的学者Gagge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提出了克罗值的定义。美国军需气候实验室以此为理论基础研制了第一代暖体假人。由于该暖体假人为单段假人系统,不能反映人体温度分布,第一代暖体假人是不能活动的,只能用于羊毛衫热阻的一般测试,并得到静态羊毛衫热阻值,可以反映出织物、式样、穿着方式、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热阻的影响。20世纪60年代人们研制了多段暖体假人,即第二代暖体假人,每段的体表温度和加热系统单独控制,且假人本体可以模拟人体不同姿势,做一些简单动作,如行走、骑自行车等。第二代暖体假人不仅可以满足羊毛衫热阻的静态试验,也可以满足动态试验的要求。前两种暖体假人的共同特点是只能模拟人体和环境的显热交换,还不能精确地反映人体出汗的蒸发热损失。后来人们成功研制了第三代暖体假人,它可以模拟人体出汗的情况,并可做较复杂的动作,能更真实地、更全面地反映人体、羊毛衫和环境的热湿交换过程,对羊毛衫的热湿传递性能作出综合评价。